一生文学 - 言情小说 - 在1967年的生活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102

分卷阅读102

    一清二楚了。

季明珠也很佩服,李欢这天赋,若是到了后世,那些明星们估计要哭死,因为他们根本斗不过李欢。

“小意思了,”李欢嘴上这么说,眼里却是得意洋洋。

听八卦听得太欢,饭菜都快冷了,迟圆圆扒了几口饭进嘴里,才突然问道:“那赵梅是怎么逃出来的?”

迟圆圆虽然不懂,但她听自家爸妈说过,像买媳妇的人,基本上都会把媳妇看得牢牢的,不让她们有一丝一毫的机会逃走。

除非……是有了孩子。

果然,李欢也接着说:“赵梅怀孕了,那男人才稍微看得松一些,因为那男人太高兴,就买了酒喝,结果他喝醉了,赵梅就趁机跑了。”

事实上赵梅不仅跑了,还从男人哪里搜刮了一些钱,要不然她根本没路费来京都。

当然,这些消息其实都是赵梅一个人说的,真不真实还有待考定,但华清大学势必要查出一个所以然来。

毕竟这件事,可以算是一件丑闻了,若是不查清楚,势必会影响华清大学的声誉。

第64章

回家之后,季明珠和秦毅说了今天的发生的事,两人说完后感叹,永远不要小看人心的险恶。

十多天之后,调查结果出来了,赵梅说的都是真的,因为事情重大,不光华清大学,就连上面都有所耳闻。

顶替这种事情,那必须是要严打的,若是不严厉打击,让后面的人有样学样,那还不乱套了。

所以不仅赵红被取消了学籍,她家一家还因为买卖人口入了监狱,赵红的父母作为主犯,最起码要判好几年,还要赔偿赵梅损失费。

而赵红,作为从犯,最起码也要□□好几个月。

可以说,这一次,赵红一家算是恶有恶报了,她的父母不仅工作丢了,还要坐牢几年,即使坐完牢出来以后,她父母的日子也不会好过,毕竟只要他们夫妻的档案上有污点,那他们就别想再找到一个好工作。

赵红也是一样的,她被开除了学籍,档案上也有了污点,以后的日子绝对不会好过。

至于赵梅,因为她是受害人,高考也是她自己考上的,学校便说赵梅可以随时来上学。

知道赵梅的家人都靠不住了,学校还给赵梅申请了贫困补助,每个月十五块,直到赵梅毕业,这样赵梅就不用担心生活费了,可以放心读到大学毕业。

事情到了这个地步,已经算是解决的不错了,结果人的脸皮还真厚,赵梅的爷爷奶奶,被警告了都还不怕,居然带着买赵梅的那个瘸腿男人到了华清大学,要赵梅改口,好让她大伯一家无罪释放,还要把赵梅带回去。

赵梅若是个软弱的人,那她就不会能从逆境中逃出来了,她早就恨毒了大伯一家,根本不可能会改口,而且她的孩子早就打了,和那个男人也没有结婚证,两人根本没有关系,所以他们根本没权利带走赵梅。

赵梅的爷爷奶奶见赵梅不听话,原本还想强行把赵梅带走,结果被学校里的保安人员送到了GAJ待了十几天,最后他们只能灰溜溜的回去。

这次的虽然事件轰动一时,但人都是健忘的,等几个月以后,差不多就没什么人记得这件事了。

……

光阴似箭,12月以后,国家终于宣布,改革开放了。

这个消息出来没多久,季明珠就写信寄到了安山大队。

季前进收到信时,兴奋得要命,因为季明珠在信里说了,我国有的村子已经开始实行“分产到户,自负盈亏”了,而即使再傻的人,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。

季前进早就对集体劳动不满了,要知道,近些年,社员的劳动积极性越来越不高。

这也是集体劳动的弊端,他们都想着,即使自己不干多少活,到年底也能分粮,而如果粮食不够吃,还可以从大队里借粮食。

而社员们这么大胆,也是因为从大队里借粮食说是要还,这么多年了却没几家还过,因为他们都是越欠越多,根本没余粮还大队。

时间长了,大队就连问都不问了,反正也没粮食还,结果,其他社员一看,就不舒服了,凭什么自己幸幸苦苦干一年,得到的粮食却只勉强够吃饱,而那些懒惰的人家,即使没干多少活,也照样不会饿死。

越想心里不平衡,最后社员们干脆想,要懒大家一起懒了,反正也不会饿死,就是地里收成再不好,国家也照样会管他们。

面对这样的社员,季前进是骂了骂了,说也说了,结果根本管不了几天,没过多久社员们又会故态萌发。

季前进已经灰心丧气了,结果突然接到季明珠的信,令他精神一奋。

“分产到户,自负盈亏,”这意思就是说把田地分给各家各户,收成有多少都是他们自己的,赔了也是他们自己的。

虽然风险有点大,可季前进已经快受不了社员了,所以他决定,还是分。

反正这些年大队里已经修了水库,只要社员们认认真真的种地,即使遇到天旱也不怕。

而如果是遇到其他天灾导致收成不好,季前进相信,国家是不会不管他们的,既然这样,还怕啥?

但回去和季三栓商量后,季三栓不同意季前进的做法。

季三栓说,社员们搞大集体已经二十来年了,早就习惯了这种模式,季前进突然要改,若是明年收成好还好,若是明年收成不好,那社员们决定会把一切都怪在季前进身上。

这样子肯定不行,不怕一万就怕万一,如果真的遇到了最坏的情况,那社员们还不把他季家撕了。

但就这么放弃,季前进和季三栓都不甘心,毕竟安山大队的问题实在大了,如果一直这样下去,田地早晚都要荒废了,社员们更是会成为废人,只会张着嘴等着救济粮喂。

没办法强行分田,季三栓就叫季前进先一步一步来,老话说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,什么都要循序渐进。

社员们也不是全部都不求上进了,分田到户的前景还是看得到的,能有钱有粮,很多人再苦再累都愿意。

季三栓就让季前进把大队里的地按户口上的人头分好,然后通知下去,第一年自愿来分田的社员,就可以先挑田地,而后面的,就只能抓阄了。

要知道田地也有好坏,如果是自己挑田,那肯定要挑好的,如果是抓阄,那就是全靠运气了。

可就像季三栓说的,社员们早就习惯了以前的做法,所以即使是季前进开出先挑田地的条件,大队里除了他家,也只有两三家人跟着干。

人少就少吧!毕竟真的把田分到自己手里,就是季前进自己心里也发虚,连他都怕赔了,别的社员估计也是一样的。

……

改革刚开放时,人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