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生文学 - 言情小说 - (快穿)主角光环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222

分卷阅读222

    副将,敢贸贸然撒谎蒙骗不大可能,至少这信中的几条线索应该是真的。

尽管再期待,但卫国侯还是不愿意结果不如人意,反让长公主难过失望,便劝慰了几句,待将人接到京中了再确认一番。

***

泸州,

到任才半年的张知州自夫人送那份书信到京城后,就有些惴惴不安,他与夫人私下说道,“只是容貌相似,若并非明珠郡主,令我们承担卫国侯和长公主的怒火怎么办。”

张三夫人却是胸有成竹,反倒劝慰夫君道,“便是真的错了,卫国侯和长公主都是性情宽和之人,不会同我们计较的。可若是真的,对我们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了。”

张三老爷在宣武伯府里并不受重视,上有两位嫡出兄长,他能力又很平庸,不擅钻营,年近三十也不过才五品官,幸好他娶了一位贤内助,在京中与其他达官显贵的夫人官眷交际中长袖善舞,让他得以谋了个泸州知府的缺。

张三夫人记性极好,对京中勋贵关系诸事都了解的清清楚楚,也是她的运气,在一次出游踏青中,见到位立于船头的锦衣少女,眉眼容貌竟与当朝昭华长公主有几分相似,她当即便想起了那位当年集万千宠爱荣华于一身的明珠郡主。

不仅当时留了心,回府后与夫君商量了一下,当机立断选择给京城长公主府送去书信,这可是难得能与长公主府这样的顶级贵胄扯上关系的机会。

张三夫人也愿意赌这个可能。

说来这位疑似明珠郡主的少女也有些特别,

初见时,她乘船游江,没有戴任何幕离帷帽,就这样抛头露面不说,似乎还未缠足。

在大夏的确有没缠足的,但多是贫苦人家的姑娘,凡是富贵人家就没有不给家中女儿缠足的,甚至许多平民盼着女儿高嫁特地想法设法缠足。

张三夫人为助夫君做出政绩,也是了解过一些民间疾苦的,缠足的姑娘都是极其娇贵的,走不了什么路,也没法下地干活,自然就是做夫人少奶奶的富贵命。

这样来说,这位郡主当年遭难后可能流落到贫苦人家去了,也是可以解释的。

偏偏这位姑娘没缠足,却通身气派,衣着质地上等,腰间的玉佩都非凡品,在张三夫人被她肖似长公主的容貌所惊时,派人想去打探,却得闻那一整艘船都以被那位姑娘包下来了,供她这几日游玩。

……

那位姑娘听说是姓萧,住在一家客栈,不久前才来到泸州。

张夫人亲自登门求见,且表明了自己的身份,客栈老板哪里敢得罪知府夫人,还心惊于自己客栈住了哪位贵人,竟然连知府夫人都来了。

亲眼一见后,张夫人心中原先的三四成相信立即变成了七八成,天下间哪有那么多年龄相同,容貌又相似的人。

心中疑惑也更甚。

在询问是何方人士时,这位萧姑娘自称家中行商,所以一掷千金也不奇怪,但哪家富商门户能养出这样的女子来,这份气度便是她在京中见到的贵女也有所不如,论神采风貌,还胜过许多男儿,张夫人自认眼光厉害的很。

萧函也觉得有些匪夷所思,天知道随便就能碰到一位见过昭华长公主的人,她还被认出来了。

穿越到这个世界十九年,人生经历已经相当丰富的萧函,这次相当于‘出逃’的南越王储吧。毕竟王储的时候至少有清闲的份,总不可能等到当南越王的时候肩负重担苦逼勤政吧。

反正还有韩长老和萧夫人,出不了什么乱子。

而且这还是她跟韩长老争取来的权利,至少在王储期间,她不受拘束,想去哪可以去哪,谁成想没几年韩长老就反悔了呢,恨不得把她按在王位上。

想到这,萧函不免怀念起刚开始当王储的日子,朝政事务都有长老团决议,萧夫人也参与其中。萧函这个挂名王储当的清闲又自在,结果从来没对她说过一句重话的韩长老竟然见不得她好,塞给她一大堆折子,让她也跟着参政议事。

就像布置课业一样,完成不了之前没法出王宫。

萧函大概也有点强迫症,见不到还好,但摆在她面前的问题,能解决的都会解决,不能解决的也会想办法解决。

然后从引渠阻洪灌溉,到改良弓.弩武器,再到农业种植等等。

南越财政缺钱没关系,萧函研究地脉也能找到金矿,铜矿和煤矿。还得亏韩长老不管着她到处走,南越境内她都走遍了,还有萧氏的海外贸易,萧函让商船寻找的一些富含资源的岛屿。

回过神来,萧函这位阴差阳错上位的王储居然赢得了臣民的众多爱戴和拥护,论名声居然比那位中风养病的南越王还要好。

后来在一次意外后,她的名声在南越到达了一个顶峰,尊敬爱戴都快往狂热发展了。

这当然也离不开韩长老的造势。

萧函自认也对得起南越王储这个位子,然后毫不犹豫地把余下的重担扔给韩长老他们,自己开开心心地出来游历了。

天下这么大,她也是年纪轻轻,风华正茂,不多转一转才可惜呢。

大夏并不是她游历的第一个地方,在此先前,已经辗转去了几个国家,草原还是沙漠的风景也看到过。

她来此的时候,也没想起这事来。

大抵在南越待久了,大夏的生活还真被她忘到脑后了,此世的父母亲人也没怎么想起过。

若非这位知府夫人亲自登门,说起此事,她可能也就换个地方去了,京城是没想去的。

这样说来似乎有些惭愧,她对此世的父母亲人也过于淡漠了些。

张夫人见萧函迟疑走神,以为她是一时太过震惊,或是不相信这事,心生怜惜,便温声劝慰道,“萧姑娘当年尚且年幼,可能是许多事情都不怎么记得了。”

其实她记得很清楚,后来在南越待着待着,也没那么迫切想回来认父母,萧函在心里道。

年幼时是尚无自保之力,可长大之后,约是没怎么把这个身份当回事了。

张夫人也很有眼色,察觉到萧姑娘并没有认亲的迫切激动,但又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,于是温言劝道,“若是萧姑娘有存疑,大可去京城一趟,想必萧姑娘的养父母也会希望你寻到亲人的。”

若是寻常人可能还不会,但卫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