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生文学 - 都市小说 - 我的1995小农庄在线阅读 - 第二百零五章 二次孕检

第二百零五章 二次孕检

    往后几天,农庄的建设进度慢了很多,木楼和竹楼毕竟不像砖瓦房那样,能直接大刀阔斧的抡着膀子去干,很多地方还是需要小心仔细的。

    陈凌对此也帮不上忙,这几天的工作就是带着王立献和秦容先父子刨树,栽树。

    因为果林要给农庄腾出地方来,还有果林中还要修上几条林荫小道,所以很多果树就要刨下来。

    不过这也没啥。

    陈凌当初种树苗的时候,给果树留的间距就比较大。

    刨下来后,直接找空地移栽就行。

    秋末冬初移栽的树木的成活率高,何况陈凌的洞天灵水也不是摆设。

    肯定不必去担心果树死掉。

    而这几天,随着干活越来越多,秦容先和梁越民也渐渐干得越发顺手。

    父子俩帮陈凌刨着树,还不忘给陈凌提建议,说等农庄大概框架建起来之后,让他有时间再在农庄的内外种上两片竹林,建个小亭子吧。

    到了夏天,也不用什么扇子和电风扇来扇风吹凉了,直接往竹林里面一躲,就能乘着凉,在亭子里下下棋,冰上几杯果汁喝,绝对是种享受。

    陈凌一听忍不住抚掌大赞,这个建议可以说相当合他的心意了。

    因为他也要从两面山上引下来两道溪流环绕农庄,而后再注入莲池,作为活水之用,这样的情况下,种两片竹林相映成趣,绝对是再好不过的。

    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两人后。

    父子俩越听越兴奋,彷佛已经身临其境似的。

    梁越民更是挥舞着胳膊,眉飞色舞的吟咏道:“……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,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,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……这个想法真好,可谓不辜负一片好景色。”

    好家伙,背起《兰亭集序》了。

    旁边王立献捂着腮帮子,一阵牙酸。

    动不动就念诗,这是个啥毛病啊?!

    京城的人都是这么个洋气法儿么?

    许多天的相处,他和梁越民也是比较熟识了,这人平易近人,没啥有钱人的傲气劲儿,就是动不动来两句酸熘熘的,庄稼人听不懂的话。

    让人很起鸡皮疙瘩。

    陈凌早就习惯了这大哥的文青病,倒是没什么觉得不适的。

    反而笑呵呵的附和了几句:“王羲之说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……他们没啥丝竹,我们村里可是多得很,到时候给越民哥借几件,让你在这儿吹吹笛子,弹弹土琵琶,肯定能过把瘾。”

    这话可是说到梁越民心坎里去了,立马拍着手叫道:“好啊好啊。”

    这两个人扛着铁锹,穿着胶鞋,裤腿子上全是泥土,嘴上却谈得兴起。

    直把王立献听得眉头直跳。

    心想,完了,完了,富贵这娃也跟京城人学坏了,也开始棉花店着火——烧包起来了。

    梁越民可不知道王立献在心里怎么滴咕他们。

    反倒是越想越兴奋,干劲儿也是越发的足。

    之后几天,每天大清早就开着汽车过来了,把原本划分在农庄之外的位置,又刨掉一大片树,留着准备以后农庄建成后往这里种竹林。

    为了竹林,他就这样每天过来刨树。

    这半年时间,果树苗栽种下去,已经稳稳的扎根生长起来,而且由于陈凌把稀释的灵水用喷雾器打过一遍,扎根是很深的。

    刨下来一棵树可得花不小的力气。

    但梁越民却中间不带停歇的,蹬着铁锹刨土,一口气把树连根刨下来才肯停下稍作休息。

    这种干劲儿,让陈凌都忍不住感叹了几句。

    记得梁越民刚来家里的时候,还是文质彬彬,搬袋大米都吃力,必须得靠他帮忙才行,现在却也是个能干活的汉子了。

    梁越民听了他的夸奖,嘿嘿一笑,弯了两下手臂,向陈凌和秦容先显摆他胳膊上稍显硬实的肱二头肌,并说他现在去陈凌家推磨也绝对能推得动。

    众人听此都笑话他吹大气,那么大的磨盘,村里的壮汉子也得两个人一起推才能推动。

    而后边说笑,边继续刨树。

    刨树这活儿并不轻松,再怎么干劲十足,连着十来棵树刨下来,加上还要移栽浇水,一连串干完,能把人累趴下。

    清晨七点多过来,干了近两个小时,梁越民父子累得气喘吁吁,直接不想动了。

    连王素素送来的早饭都不想吃,坐在草棚子外的树墩上擦汗喘粗气。

    王立献倒没啥事,即便是腰上不太好,但农家汉子的韧性与耐力不是一般人能比的,就只是陪他们两人歇着,也准备缓缓劲儿再吃早饭。

    这时,工程队的人已经过来干活了。

    陈凌和他们打过招呼,见梁越民三人现在还不太想吃饭,他也不急着吃了,就走到火炉旁,把炉门打开,添上木柴,准备先把狗食给做好。

    给狗做饭简单,和往常一样煮一锅玉米湖湖便可。

    柴火很旺,陈凌十分钟左右就把狗食做好了。

    就把锅从火炉上端下来放凉,随后见铁炉中的木材还没燃尽,便又去草棚子里拿出来几颗红薯,打开炉门放进去。

    他们这里的红薯有两种,一种是白红薯,瓤rou是白的,块头特别大,一个能有一斤多重,不过瓤rou里面长得丝多,吃起来缠牙不说,还干巴巴的不咋甜,老噎嗓子,现在大多数主要作为打薯粉来用。

    另一种是洋红薯,瓤rou是红的,吃起来又香又甜,软乎得很,比白红薯更好下咽,所以大多数情况下,他们就是以吃这种洋红薯为主的。

    过了会儿,锅里的玉米湖湖放的稍微凉下来,陈凌便去旁边喂狗。

    喂完狗,炉膛里的红薯也烤好了,全部扒拉出来,把上边的焦灰磕打掉,便喊梁越民三人过来吃。

    三人早就等着红薯烤好呢,这时一骨碌就爬起来,也顾不上洗手,各自拿上一个就抱着啃起来,黄灿灿、热乎乎的烤红薯光是看着就让人流口水,吃进嘴里更是香甜满口,很快被四人消灭的一干二净。

    烤红薯下肚,胃里也暖烘烘的,干了一早晨体力活的他们,这时也彻底缓过了劲来,就趁势把早饭也吃了。

    “好家伙,富贵你们早晨饭这是吃得啥啊,吃这么香。”

    几人狼吞虎咽着把早饭解决掉的时候,几个村里的婆娘背着娃娃走过来,笑着打趣。

    “能吃啥,小米粥就咸菜呗。”

    陈凌擦了擦嘴,站起来把碗快收拾掉。

    “不是吧,人家给你干活,你就给人吃这个?”

    “不吃这个吃啥,总不能大早上就大鱼大rou吧,多腻歪啊。”

    “哎哟哟,咱们陈王庄也就你富贵敢说这话,别的为了吃口rou,谁还管是哪顿饭吃……”

    婆娘们闲聊几句,嘴上还没说尽兴,就被娃娃们拉扯着去旁边看汽车,看工人们锯木材了。

    没过多久,村里大一点的娃娃,像是六妮儿他们那些也全都跑了过来。

    自从陈凌的农庄开工,这些村里的小娃子们是每天必到,来了就在这儿看大半天,每当各种机器一开,就一个赛一个的兴奋,尤其是刚开工打地基的时候,打夯机、搅拌机各种机器轮着上场,该吃饭了也舍不得走,都是爹娘过来揪着耳朵回去的。

    “富贵叔,那边有人叫你过去一趟哩。”

    陈凌把食盒碗快送回家,刚牵了牛羊过来,六妮儿就蹬蹬蹬的跑到他跟前说道。

    陈凌就赶紧跟着走过去,“咋了,老高,哪里有问题吗?”

    老高是这次的工头,见他过来就指着已经建成大概框架的木楼道:“这楼外的空地,还有走廊的地面你还打算铺吗?”

    “铺啊,起码走廊的地面肯定得铺,怎么了?”

    “没啥,就是问问你,铺地面的话用啥来铺,洋灰、石子、还是青砖?用洋灰的话就是现成的,别的就不咋够用了,你这围墙有点长。”

    “嗯,我知道了,这地面现在就铺?”

    “不是,这不就快要到月底了吗,入腊月咱们这边就停工了,我想着你要是用水泥的铺地面的话那简单,要是用别的铺,就趁这段时间提前准备上,这样来年再开工咱们一口气就能给它干完。”

    老高知道这位主家跟一般人的想法不一样,正常人现在谁在山沟沟里鼓捣这些啊,不过人家认识的全是有本事的人,给钱也痛快,就只能提前问清楚,商量好。

    不然到时候不满意,他们还得返工。

    他们不怕不给钱,就怕这里不行,那里不行的,返工起来太麻烦。

    “用石头铺行不?就那种鹅卵石?”

    陈凌想了想,问道。

    “鹅卵石?就那些河底石呗?可以。”

    老高点点头,心说果然想法跟别人不一样。

    在当下,河底石这玩意儿可以说是最不值钱的石料了。

    他是真没想到陈凌会想用这个。

    这时就听陈凌又道:“鹅卵石铺走廊的地面,其它地方,树林里的小道还有楼外面,就还是用青石板吧。”

    “也行,青石板够用,河底石得拉几车。”

    老高沉吟一下,往多说了点。

    商定好,陈凌就准备去拉鹅卵石了。

    这东西不用去采石场买,各处的河漫滩上多得是,一个地方不够,再多找几个地方就行了。

    梁越民父子听说后也跟着来帮忙。

    于是上午的时候,陈凌开着拖拉机,载着两人到处找石头。

    等到中午,不仅鹅卵石拉回来满满两车,还拉了些奇形怪状的大石头,陈凌打算等农庄建成后,把这些奇石摆在农庄和林间的各处,也可增添点意趣。

    拉完石头的第二天,果树也全部完成了移栽。

    这时候也没几天就到农历十一月底了,天气越发显得冷了,距离农庄停工的日子越来越近,同时距离王立献家四妮儿定亲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。

    这天把杂事忙完,陈凌就开着拖拉机,和王立献跑了趟王八城,拉回来一车房瓦。

    这是王立献要买的,准备在女儿定亲前把家里屋顶上的旧瓦揭下来,全部换上新瓦,婆家人过来,看着好看点。

    其实呢,在农村换房瓦是十分平常的事,住砖瓦房的,每到年底都会检查一遍房顶上的瓦片。

    看看哪片瓦坏掉了,需要换下来补上新的。

    这样的查漏补缺,俗称“拣瓦”。

    今年陈王庄大多数人家是不用拣瓦的,因为都是洪水后翻建的新房。

    只有王立献家的房子今年没咋受洪水的影响,房子没有翻建,房瓦自然也是没换的。

    现在只剩一个来月就要过年了,女儿又要定亲,房上的瓦到这时候也该换了。

    yy

    换瓦不是啥麻烦事,更何况王立献这个好把式。

    于是往后两天,陈凌就让秦容先父子接过监工的活,他则是去帮王立献换瓦,两人一起忙活了不到两天时间,房顶上就全部换上了新瓦。

    这些日子,受工程队和王立献的熏陶,各类的活,他做的是越发得心应手了。

    陈凌觉得现在让他去当泥瓦匠,也可以充当其中的好手,再练练说不定能挣份大工的钱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,十一月很快就过完了。

    每年的农历十一月似乎是过得最快的,人们还没怎么做好准备,眨眼间就已经入了腊月,眼看年关将至了。

    前面的一个月时间,农庄的建设进度并不算快,只完成了小半,但重在质量,而不在速度,陈凌对此还是很满意的。

    入了腊月之后,也没啥需要忙的,市里的工程队走了后,陈凌先是把放寒假的王真真送回了家,之后梁红玉老两口要回京城,他和王素素去吃了顿饭,期间自然也不会错过王立献家四妮儿的定亲。

    总之就是吃喝玩乐,没啥别的事。

    不过天气到底是越发的冷了。

    前一个月还能见到太阳,现在连太阳也不见了,整日阴沉沉的,冷风呼呼的吹,外面的鸟都不怎么叫了,鸡鸭、鸽子、兔子,全都缩在窝里不愿意出来。

    陈凌这几天也是懒懒的不想动弹,整天捧着茶壶,守在火炉旁,陪媳妇读书看报。

    随着时间的推移,王素素的肚子也跟发面似的,慢慢鼓了起来。

    只是她身材偏瘦,穿上棉衣后,看上去不太明显。

    而且其他孕妇身上的反应,王素素身上一个也没有出现,除了肚子大了之外,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。

    什么妊娠纹、闻不得异味、孕吐之类的一个也没有。

    每天能吃能睡,身上都是白白净净的,彷佛陈凌给她准备的诸如羊奶、猪蹄的补品全都长到了胸口和肚子里的孩子身上。

    陈凌对此挺满意的。

    王素素却很不安,觉得胸口太饱满有些羞耻。

    陈凌只好安慰,这是自家娃娃聪明,知道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的道理,提前把军粮备好了。

    生完娃娃就能恢复。

    小媳妇这才半信半疑。

    腊月初六,气温比先前几天还要冷,陈凌给媳妇裹上狼皮大衣,戴上狼皮帽子,打扮的跟个女土匪似的,去县医院做了个例行检查。

    等做完检查,发现腊月来医院的病人相当多,他们就在城南的小院休息了小半晌,下午才去拿检查结果。

    等拿了检查结果到医生那里,医生仔细看了一眼报告便对王素素说道:“闺女啊,你这身子骨有点太好了,我在妇产科很多年,还从没见过你这样的,没啥孕期反应,肚子的娃娃也不闹腾,你看看你前面的几个孕妇,哪个不是吐得天昏地暗,差点把喉咙芯子都吐出来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倒好,啥反应也没有,能吃能喝能睡,这倒奇怪了。”

    医生是个上年纪的老太太,笑眯眯的说着。

    孕期没有一两样反应也属于正常,但是像王素素这样一丁点的反应也没有,感觉除了肚子大之外,啥问题也没有,连脾气都没啥大变化。

    就跟没怀孕之前几乎没啥区别,这样的情况太少见了。

    陈凌小两口听着互相对视一眼,笑了起来,谁不愿意听好话呢。

    医生说了几句之后,便对陈凌说道:“虽然媳妇身体好,但该忌口的还是要忌口,你记得把这些事放在心上,不要大意了,等过了年有时间再来检查一下吧。”

    扶着王素素轻轻站起来,陈凌点头应下,这方面医生不说他也会注意的。